智能手机中学生防沉迷的调查研究以南海区高中生为例.doc
《智能手机中学生防沉迷的调查研究以南海区高中生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手机中学生防沉迷的调查研究以南海区高中生为例.doc(89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课题目录目 录1图表目录3摘 要5一 绪论6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61.1 研究的背景61.2 研究的意义72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72.1 研究的目标72.2 研究的内容83 研究的现状83.1 问题的提出83.2 国内有关学者媒体对中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研究现状83.3 国外相关机构媒体对中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研究现状10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14.1 研究方法1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124.2.1 技术路线124.2.2 研究方案设计125 相关概念的基本描述13二 研究过程151 查找资料152 分析讨论153 设计问卷153.1 调查问卷指标体系的设计153.2 问卷问题的设计163.3
2、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174 调查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84.1 对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基本调查问卷分析184.1.1 高中生的基本情况分析184.1.2 高中生对智能手机功能使用分析214.1.3 高中生对智能手机沉迷程度分析224.1.4 高中生对智能手机沉迷的认识与原因分析254.1.5 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对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的管理分析284.2 对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列联表、相关等调查问卷深度分析324.2.1 不同性别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程度和教育、管理、预防与对策的不同324.2.2 不同年级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程度和教育、管理、预防与对策的不同364.2.3 不同科类高中生沉迷于智
3、能手机程度和教育、管理、预防与对策的不同374.2.4 不同层次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程度和教育、管理、预防与对策的不同424.3 学校、学习层次和查看手机频率等沉迷情况相关性分析325 对高中生使用智能手机来学习的实验分析446 对南海区政府部门和大学专家的访谈分析447 对学校师生、家长、老师与领导的访谈分析458 对电信运营商、手机店、心理老师、校医与专业医生的访谈分析509 总结与讨论52三 对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预防与对策531、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要引起广大家长、学校、政府与社会的重视532、正确认识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原因与动机,有针对性预防与管理533、建立合理的防学生沉迷于智
4、能手机的管理手段与对策554、树立科学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观,全社会共同建构健康的青少年网络信息环境56四 结语571 研究总结572 推广应用573 研究心得58参考文献59附 录61附录 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调查研究调查问卷61附录 南海区录取分数线63附录 采访政府领导与有关专家的访谈提纲64附录 采访学校师生、家长、领导和国外学生的访谈提纲65附录 采访心理老师、校医与专业医生的访谈提纲67附录 采访中国电信、手机店的访谈提纲67附录VII 珠江时报对课题的报道68附录VIII 基于操作系统的智能设备第三方学习软件调查报告70附录VIIII 研究过程图片展示76图表目录图 1 技术路线图
5、12图 2参与调查的学校构成18图 3参与调查的性别构成情况19图 4参与调查者所在年级情况19图 5参与调查者所属科类情况20图 6 参与调查者的学习层次情况20图 7参与调查者居拥有手机情况情况21图 8学生常用手机功能使用统计情况22图 9每天花多少时间在最常用的手机功能上分析23图 10每隔多久查看一次手机情况分析23图 11减少或被停止使用手机时学生心理情况分析24图 12使用手机带来过安全隐患情况分析24图 13父母因你用手机时间过长而责骂你情况分析25图 14家庭管理学生手机情况分析28图 15家庭管理效果分析29图 16沉迷手机认识分析26图 17高中生沉迷智能手机原因分析26
6、图 18身边同学朋友拥有智能手机情况分析27图 19学校最需要使用手机的时间分析27图 20学校手机管理情况分析30图 21手机管理最佳部门分析30图 22当前解决青少年沉迷智能手机的对策分析31图 23别与使用智能手机功能需要不同的分析32图 24性别与停用手机心理不同的分析32图 25性别与家庭管理结果不同的分析33图 26性别与家庭管理方式不同的分析33图 27性别与沉迷原因不同的分析34图 28性别与学校手机需求不同的分析34图 29性别与手机管理部门不同的分析35图 30性别与当前解决对策不同的分析35图 31性别与家庭管理效果不同的分析36图 32学生年级与每天用机时间的不同分析3
7、6图 33学生年级与使用手机功能的不同分析37图 34性别与使用智能手机功能需要不同的分析38图 35科类与查看手机频率不同的分析38图 36科类与停用手机心理不同的分析39图 37科类与手机带来安全隐患不同的分析39图 38 科类与家庭管理结果不同的分析40图 39科类与家庭管理效果不同的分析40图 40科类与家庭管理方式不同的分析41图 41科类与沉迷原因不同的分析41图 42科类与手机管理部门不同的分析42图 43科类与当前解决对策不同的分析42表1 沉迷小说、电视、电脑、手机和智能手机的不同9表2 研究方案12表3高中生沉迷手机调查问卷指标体系表16表4南海区高中生调查样本分布表17表
8、5学校、学习层次和查看手机频率等沉迷情况相关性分析表43摘 要去年我们参加了老师组织的数码研究社,学到了很多智能手机用于学习的技术与经验,后来通过自己亲身经历和媒体报道,认识到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严重问题。然后通过文献、访谈搜集到了大量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个案与相关资料,接着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网络我们对不层次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参与学生达到2500多人。之后我们以专业统计软件SPSS、Excel为工具,通过数据分析,比较系统地了解到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问题与现状。调查发现我们学生中也有不少问题,如使用时间过长,查看频率过高,引发有不少安全事故,家庭管理手段、方式和效果不理想,最后我们
9、认识到:中学生防沉迷于智能手机是一项系统工程,只靠学生、家长、学校根本无法防止,需要全社会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问题。针对调查分析出来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四项解决问题的对策,一是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要引起广大家长、学校、政府与社会的重视;二是正确认识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原因与动机,有针对性预防与管理;三是建立合理的防沉迷于智能手机的管理手段与对策;四是树立科学的青少年科技教育观,全社会共同建构健康的青少年网络信息环境。关键词:智能手机;沉迷;高中生;预防对策 一 绪论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 研究的背景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可以上网、玩游戏等娱乐,也可以用来学习。据我们调查当前很多
10、高中生都有,同学们在享受智能手机的同时也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沉迷网络。东莞日报2007年12月18日报道:从最初的遮遮掩掩,到如今的大大方方,手机已经成为中学校园里一道新的流行色!东城一中李晓雯同学在张志刚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关于初中学生允不允许带手机回校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校中学生手机普及率达57%。其中,74%是父母给的,41%的价位在1000至2000元之间,15%的学生用的是3000元以上的手机。说明手机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的关注与管理,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回校是基于财产安全和容易引起攀比,甚至妨碍学习考虑。京江晚报2012年5月16日报道:金山实验小学的吴老师告诉记者,班上30多人
11、,手机普及率为三分之一;市区某中学的朱老师告诉记者,中学生中拥有苹果手机的人不在少数,不少家长花高价来“犒劳”刚参加完小高考的孩子,使得许多高薪白领都望尘莫及的苹果手机,在中学生中竟有如此“市场占有率”。说明随着科技发展,爱时尚的中学生越来越喜欢上了智能手机电子消费品。2012年三湘都市报报道:为买“苹果”手机和iPad2,湖南17岁高中生小王不惜卖掉自己的一个肾。报道是说:虚荣心害了孩子,据我们初步调查了解,不少学生以拥有一部高质量的智能手机为荣。东方早报2013年10月初报道:重庆一名家长因儿子沉迷于玩智能手机成了近视眼,后换普通手机,儿子视力好转,遂联系校长表示愿出资40多万元把全校学生
12、的智能手机换成非智能的。同时该校校长收到家长“控诉”短信,内容为:智能手机残害学生身体,智能手机成瘾和网瘾是一样的。伤害眼睛、颈椎,严重降低记忆力,令孩子面对面沟通能力缺失,造成攀比心滋生,占用大量学习时间。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媒体、专家进行了转载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据其他一些途径了解:手机在中学生的持有率达到80%,而智能手机在持有手机的中学生群体中约占到了90%以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大多数学生的攀比心态以及个个追赶潮流时尚;再加上现在孩子基本是独生子女,家长再苦也是苦自己怎么也不会亏了自己的孩子的。而且现在智能手机价位在不断下调相信在不久将来智能手机持有率还
13、要更高!据我们观察:校园中不时可以看到拿着智能手机的同学,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手机性能、交流游戏心得,或单独躲在偏僻处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听歌,也有不少的微博爱好者,不时把身边的情况拍照发送到网上,同时点刷着自己感兴趣的微博好友,时时关注着他们的最新信息,甚至有同学深夜躲在被窝里上网、玩游戏、聊天。不少同学因此出现了厌学,成绩迅速下降,令家长、学校忧心重重,如今不少学校公开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甚至有学校在学生宿舍安装网络干扰设备,明确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种种冲突引发了师生、家长、学校的手机处理难题。以上构成了本文的研究背景。1.2 研究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引发的问题进行系
14、统研究,这些研究涉及社会、文化、教育、心理等方面的内容,以中学生沉迷的相关理论为指导,以系统的方法对高中生沉迷于智能手机引发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对学生、家庭来说影响是非常坏的,直接关注的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开展此次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调查研究,希望了解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基本情况,家庭对子女持有手机的管理与问题,分析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深层次问题,希望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引导同学们用好智能手机,共同培育出创新的社会人才。因此本研究对学生、家庭、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具有重要价值,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实际意义。2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2.1 研究的目标(1)用
15、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问题,掌握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沉迷情况、沉迷动机、沉迷管理与相关问题(2)用相关理论分析,对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提出合理的预防与管理对策。2.2 研究的内容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不但了解我国相关研究的现状,而且可以借鉴相应研究经验。然后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精确了解高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基本情况、沉迷情况,再从学生的沉迷观念出发,提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个人五位一体的防沉迷对策。结合高质量的访谈,弥补问卷质量的不足,借助专家、学者的智慧提升研究效果。3 研究的现状3.1 问题的提出背景中有家长愿意出40万换
16、学生的智能手机,目的是让学生不受智能手机的诱惑与伤害。近来来可以看到很多学生是低头族,走路拿着大屏幕的智能手机,公交车上看着智能手机,连吃饭的空隙也用着智能手机,甚至连睡觉抱着智能手机,由此现在的学生由于过度用眼视力是越来越低了,由于宅在家里或老坐不动身体是越来越差了。新华网武汉5月12日报道:学校带领老师砸毁学生的智能手机,目的是借此逼迫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备考中,做好高考前最后的冲刺。由此智能手机引发学习问题已经引起学校管理的改变了,砸手机是学校无奈之下采取的极端管理。没过多久河南省渑池县一高中也发生了砸手机的事件,学校勒令违反考纪的学生将手机当众予以集中砸毁。随着有关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
17、的新闻一篇篇报道和我们的观察了解,我们不禁深思:学生使用手机与学习矛盾吗,智能手机是否会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中学生该不该拥有智能手机,如拥有我们该怎样用好智能手机?3.2 国内有关学者对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研究的现状对于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可分析出这样二个关键词:中学生沉迷与智能手机,中学生沉迷的事情比较多,最早是小说,后来有电视、电脑、网络,很多专家学者与学生做过相关研究,可以说成果比较丰富,很多研究方法、研究手段与成果值得借鉴;对于 手机可分为非智能手机与智能手机,非智能手机前几年也有不少人研究,主要是攀比与学校禁止的问题。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研究的背景与问题也复杂起来了,下面我们列表统
18、计,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研究主体,详细见表1:表1 沉迷小说、电视、电脑、手机和智能手机的不同 事件不同点沉迷小说沉迷电视沉迷电脑/网络沉迷手机沉迷智能手机外观大小体积小体积大体积中等体积小体积小功能多少功能单一功能单一功能强功能较少功能较多便携特性携带方便不易移动携带不便携带方便携带方便互动方面单一传播单一传播互动性强互动性一般互动性较多沉迷内容情节、黄色内容电视剧、电影、黄色内容聊天、游戏、黄色内容、电影等视频、聊天通话、短信、听歌、简单游戏与黄色内容通话、听歌、微博、网络游戏与黄色内容、视频、社交、聊天中学生沉迷小说、电视、电脑、手机后都会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导致学习与生活混乱,甚至道德也出
19、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习不思上进,甚至放弃。例如沉迷小说、游戏后出现上课睡觉,下课有精神,严重者干脆逃课,由于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不成熟,是非美丑辨别能力较弱,自控能力不强,必然会受到小说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人生舰和价值观,出现厌学退学的现象,有的学生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2)生活规律混乱,引发身体疾病或心理问题。例如沉迷网络后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引发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3)沉迷对策方面:很多专家、学者建议以预防为主,面对问题,学校、家长应采用疏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堵”,
20、去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沉迷事件。同时加强社会、家庭和学校需共同合作,共同帮助学生认识沉迷,渡过困惑,从而能正常发展。至于手机方面的沉迷研究,成果还是较少,特别是智能手机,研究者主要是一线中学教师,探讨了手机沉迷的形成,以及怎样引导中学生正确使用。另外还一些中学生的研究性活动,他们关注同学用手机做什么,存在什么问题,学校是否应当禁止学生携带等,使用研究方法与手段不够全面,大部分用Excel软件分析,因此欠缺深度。3.3 国外相关机构媒体对中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研究现状美国是智能手机发源地,美国、韩国、日本是智能手机科研强国,那国外在中学生沉迷于智能手机方面的研究又怎样呢?2011年8月8日据国外媒体报
21、道:由Telenav发起的一项美国全国性调查发现,随着移动设备扎根于人们生活,Telenav发现,只要能使用智能手机,人们愿意放弃一系列活动,超过50%受访者表示愿意在一周时间内远离咖啡因、巧克力等,但却不能离开自己的iPhones或黑莓。更有趣的是,22%受访者表示宁可离开自己的牙刷,也不能没有智能手机。Telenav发现,70%愿意放弃喝酒,20%愿意放弃电脑。66%智能手机用户则表示,睡觉也拿着自己的手机,31%智能手机用户表示在移动中会不断查看手机。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2013年7月28日,韩国教育部公布了7月初针对全韩国11410所小、初、高中的6282775名学生关于使用智能电子产
22、品的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约占69.1%(4340734名)的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包括平板电脑),小学生拥有智能手机的比例为48.8%,中学生和高中生分别为85.1%和83.7%。据日本新华侨报网2013年9月5日消息,2013年6月至7月,日本总务省以16个都道府县的24所高中的3512名高一学生为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智能手机持有率从去年的59%激增至84%。1天使用2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也由上次的47%上升至56%。将智能手机作为上网“最常用机器”的学生比例高达75%,超过使用笔记本电脑比例7%。2012年5月28日中国教育信息网载:英国一家通信行业的咨询公司最近发布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手机 中学生 沉迷 调查研究 以南 海区 高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