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师范学院.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一课资料网上搜索。
1、陕西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汉中中心城区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专 业 工商管理专业 院 系 管理学院 学 号 1020044011 姓 名 屈超 指 导 教 师 孙继琼 博士 答 辩 时 间 二一一年五月 论文工作时间:2010年 10 月 至 2011年 5 月汉中中心城区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学 生:屈超指导教师:魏不宜摘 要: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经济活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逐渐形成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为主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在西部也有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发
2、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强区域分工合作,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实施错位经营与管理,形成 了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区域矛盾表现的越来越突出,如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同构现象等日益严重,这引起来国家政府,社会人士的广泛重视。文章将结合结合汉中的现实情况,分析汉中中心城区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对汉中城区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做出综合分析及论述。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汉中与南郑目录导论1 (一)、研究背景1(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述2.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2.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2.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三)汉中中
3、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问题的论述3.1、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的现状3.2、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的分析3.3、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四)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模式4.1、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的评述4.3、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对策(五)、综述5.1、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综述5.2、汉中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展望参考文献14致 谢15绵阳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导论(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商品和要素的流动范围突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经济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4、促使地区内部加强经济联合;经济组织不断极化和分化,促使区域经济系统强化;企业经营全球化和政府引导下的区域一体化不断被强化,促进地区之间不断加强区域合作,没有任何一个区域经济能够孤立于其他经济体之外得到发展。现阶段,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而言,目前已经形成较具实力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简称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区域(简称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简称环渤海)这三大比较活跃的区域。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充分利用区域内部资源的体现,更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推进这些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虽
5、然已有很多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文献,但下述问题仍亟待回答:三大区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模式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述2.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国家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一国之内的区域一体化有一定差异,前者更多涉及到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范畴,后者则属于一个政权之下的地区经济整合。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各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受到瓶颈制约,为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与投资效率,有必要实行包括交通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一体化,落实区域间资源共享,公共产品共建
6、。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要更多地投资于交通基础设施,促进本地工业的集聚。同时,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可能会促使地区间劳动力流动成本和交易成本的下降,促进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地区间贸易和工业集聚。 二是市场一体化。建立区域内一体化的消费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及人才市场,以消除各种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非市场干预,为区域一体化营造合理的经济基础。通过建立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消除不同区域间生产要素、技术水平的过高差异,减少行政障碍,使劳动力、资本及其他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各城市都能体会到“集体租金”增加所带来的利
7、益分享。 三是产业结构一体化。以企业为主,通过兼并、重组的形式,追求经营规模化、竞争规范化的产业整合模式,以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可能会导致多种经济发展趋向,如“产业高集聚、地区低专业化”,“产业高集聚、地区高专业化”(周文良,2007)等,人们需要寻找最优的产业结构。有必要向欠发达地区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区域间产业发展的互动,实现产业结构一体化。通过促进地区分工,增强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壮大地方优势产业(何雄浪,2007)。 四是政府职能一体化。通过地方权力一定程度的让渡,服从联合体的共同利益决策,实行统一规划,共同管理,确保成员之间有效协调的经济政策环境。以区域经济发展中
8、的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政府的公共性与自利性等“两难抉择”为突破口,构建面向区域、地区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型的战略框架。基于地方政府在对抗竞争和合作竞争中的不同决策和不同收益,探求地方政府的“合作博弈”,实现福利的不断改进(李江、李素萍,2009)。 五是投资、环保等方面一体化。以此,防止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共建良好生态环境等。通过经济区域内制定统一的投资政策,指导区域成员的投资行为,从而提高重大项目的投资效益。将地方财政转变为公共财政,减少地方财政对产业的直接投资,把更多的地方财政引向当地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等非市场竞争的领域。市场机制可能导致地区间和城乡间差距进一步扩大,有必要通过区域联合调整过大的
9、收入差距(陆铭等,2005)。实现区域内的河流、海洋、空气、公共事业等的共同治理,共创良好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2.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形成整体优势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意识和观念。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一些热门行业在投资上趋之若鹜,结果不仅造成了宝贵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重复建设和企业间的过度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为了避免产业同构化,而通过研究和论证明确各地的功能定位,确立其以优势产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到真正能够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经济的整体优势,使各地取得比较效益
10、。2、区域经济一体化,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进产业升级。技术梯度推移理论认为,技术推进和产业发展呈上台阶形式:一是在区域内部(可以是一个国家,也可以是一个地区)总是由低向高推进,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逐级推进;二是在区域之间总是由高向低流动,而且两者总是相伴发生。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条件优越的地方出现,并逐步成长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区域中心的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充分认识和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培养增长极,并形成区域内地区之间的合理分工,实现互补发展、协调发展
11、,一方面形成核心能力,并推动核心区域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利用增长极的带动作用,来促进区域内其他地区的发展,形成整体优势。3、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实现产业差别发展,又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途径。任何一个国家、地区由于人的自然禀赋、人员素质、经济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别,根据自身条件实现发展,才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正如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能力,总是在细分市场上显现;各地区优势能力的真正展现,是在产业上体现的一种差别发展。区域的中心地区由于人员素质高、交通通讯条件好、信息技术传播吸纳快,必然是新增长点的首先培育者,不仅提升了产业,而且吸收了各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周边广大地区则发挥自身优势,并接受与其
12、相关联的传统产业、成熟技术的转移。这不仅为产业的梯度推进提供了空间,而且对吸收相对低素质的劳动资源,特别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大局观”、“政绩观”,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重要途径。我国改革开放已14个世纪,但人们的一些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却与市场规则不相适应。市场经济不仅要求统一的国内市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要求统一国际市场,但我们目前却很难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从根本上克服因市场分割造成的市场秩序混乱。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缺乏大局观,未树立起科学的政绩观,一切从地方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仕途坦荡、追求政绩,只要
13、指标能增长、税收能增加,其他一切都是次要问题,不管企业今天上而明天垮了,哪怕在引进外资上搞虚报浮夸。这种问题产生的一方面是各级干部缺乏大局观,过度追逐政绩的结果,也应该看到与在发展中搞大呼隆、压指标的考核方法是有直接关系的。不改变现行的体制和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是一句空话。2.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2008年以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改革实验区的示范下,区域合作将继续推进。从四大区域板块看,在积极财政政策向基础设施领域倾斜的背景下,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经济增幅将可能继续超过东部地区。建议建立区域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双调控机制,重点解决
14、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尽快细化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将城乡一体化与城市经济圈结合起来。2008年以来,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6个中部老工业基地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243个东中部县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多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发布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规划等,通过政府的引导,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进程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区域经济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三)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问题的论述3.1、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分析西安、咸阳两市无论是在陕西,还是
15、在我国的西部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两市经济发展对陕西和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两市的经济一体化所形成的经济增长极,能够带动陕西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短陕西和西部地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两市的经济发展很快,对陕西和西部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两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布局趋同、产业规模偏小的现象,严重限制了两市资源的有效利用,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因此,两市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按照优势互补、突出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来进行产业聚集,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两市经济在融合中快速发展。 3.2、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一、西咸经济一体
16、化中两市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中的障碍 1.产业趋同现象严重,资源利用效益不高 西安咸阳两市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产业基础来发展的。在计划经济时期,这种产业发展适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市所形成的产业发展格局,很难适应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要求。由于两市在经济发展中,受行政体制、经济体制以及财力等原因所限,很难从根本上对原有的产业格局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只是在原有的产业基础上进行延续式的发展。从目前来看,两市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如西安咸阳两市的纺织产业、电子产业、机械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医药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都是如此。严
17、重地限制了两市的产业做大做强。 2.两市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优势难以互补 由于产业趋同化严重,两市在同一产业方面难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各个国家依据本国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并进行贸易,从而在贸易中获益。同理,一省的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布局的前提依据也应是比较优势。各地区只有依据本地区的比较优势来配置产业,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充分发展,进而使两市的经济得到协调发展。而西安、咸阳两地产业结构的趋同,违背了按照比较优势来进行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不仅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会扭曲产业结构,使两市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难以实现。优势难以发挥,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3.产
18、业规模化不够充分,规模经济难以发挥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产业规模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收益。没有适当的数量规模,也就没有最佳的经济收益。规模经济要求一定程度的产业集中,企业的规模要达到一定的产出数量水平。而西安、咸阳两地产业结构的趋同则意味着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撒胡椒面”,把各地有限的资源用来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摊子铺得太大,财力过于分散,不能形成规模经济。 4.统一市场体系没有形成,地区间的市场分割严重 统一的市场依赖于社会化的合理分工,而在产业结构趋同的条件下,对于原材料的需求和产品的销售都很容易形成地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其结果是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无法自由流动,一方
19、面保护了区域内的落后产业,另一方面使全省范围内产业结构不能优化,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两市一体化进程推进缓慢,整体经济优势没有形成。 (四)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模式4.1、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的评述二、西咸经济一体化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理论和实施 1.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理论 两市经济发展优势互补就是要发挥西安文化密集、科技密集、人才密集、资金密集、行政地位、国家区域政治中心地位的优势,以及咸阳市在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炭资源、交通便利资源、电子产业制造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使两市的优势加厚、延伸、扩展,充分溢出和吸收,实现培增效应,推动两市经济总规模的快速增长。错位发展
20、就是两市要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突出特色,避免互相恶性竞争,在同一产业、同一项目上,两个或多个主体各自规划,跟风发展,重复建设。如西安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招商引资、高科技方面具有优势,在西安咸阳的整体发展方面,应由西安作为主体,在两市范围内进行城市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咸阳在纺织产业方面具有发展优势,两市的纺织产业发展重心应放在咸阳,这样两市才能实现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实现两市的错位发展。 2.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在西咸经济一体化中的实施 根据优势互补、突出特色和错位发展理论,西安咸阳两市应在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纺织产业、医药保健产业、农业等方面充分实现产业整合,推动两市经济一体化建设
21、。 (1)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西安与咸阳两市应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通过加快行业重组和企业联合,积极推进输变电成套设备、通讯设备、大型工业风机、纺织机械设备、制冷设备、通用机床和矿山、冶金、筑路、农业机械及节水灌溉等专用机械装备的技术进步。西安应当积极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脑集成控制技术,重点发展新型输变电机检测设备、智能化数控机床、自动缝制设备、新型制冷设备、模糊变频、新型数显装置、先进扫描成像系统、高灵敏传感器、电子防爆装置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机器人等产品,促进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着眼于我省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做大,可规划考虑在西安咸阳都市圈内,将六村堡绕城高速公路西段以
22、西沿咸阳世纪大道布局,在世纪大道路以南划定200平方公里,作为我省未来20年装备制造业的预留发展空间。二环路以内及附近和城内大中型企业的扩建和合资搬迁、市区中小工业企业的改造搬迁、新的招商项目落户、开发区产业存量的调整、对国家限制和淘汰产品的劣势企业的改造、转产和搬迁等,必须与装备制造业的重新整合相结合,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划的总盘子、行业和专业化产业积聚的原则,分别统一迁入配置在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2)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咸阳应以信息产品和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作为重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计算机硬件产品。重点发展锂电池、片式元器件、光传输设备、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传感器、
23、偏转线圈等新型元器件为主的基础电子产品和通讯电子产品,以电视广播发射机、彩色显像管等设备为主的数字视听产品,促进彩虹、康佳、偏转等优势企业规模扩张,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信息制造基地。电子工业已成为实力较强,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全国最大的彩管厂陕西彩色显像管总厂等13家大中型电子企业集中于市区西部,其年产值占全省电子工业的进一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城。咸阳是国家级制造业信息化50个重点城市之一,为了紧紧抓住机遇,咸阳政府应当积极打造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并加快建设超大屏幕彩管玻屏生产线,加快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电感器军品生产线和数字化彩片磁心生产线的技术改造进程,做强四达公司客车生产线,陕
24、西华兴公司黑色铸造生产、汽车零部件生产线等一批机械工业项目。 (3)纺织产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咸阳作为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方棉纺、毛纺、化纤、印染、服装、纺织机械及纺织科研门类齐全,相互配套的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年产值占全省纺织业的1/3,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根据区域优势理论,由于各地区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所以地区之间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方面的发展速度也常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相对优势就产生在这种差异之中,一个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越优越,这种相对优势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得就越明显。因此咸阳应在具有区域相对
25、优势的条件下,可利用其在纺织、电子等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获得相应的经济规模和发展空间。 (4)医药保健业的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咸阳以现代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为重点,加强医药康复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的开发生产。重点抓好步长制药公司、505药业公司、摩美德制药公司、西北医疗器械集团、白鹿制药公司等10个制药和医疗设备项目建设,开发生产生化医药、医疗保健品、中成药和医疗器械4大类28个主导产品。形成医药生产基地和科研开发中心,壮大医药工业实力,争取医药工业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通过全面推进医药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武功博瑞中药生产,等医药产业项目,整合医药产业资源,壮大医药产
26、业规模,打造全国医药保健品生产基地。 (5)农业的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咸阳是陕西主要粮、棉生产基地,有耕地41.54万公顷,全市有9个省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和6个国家级优质商品粮基地县,人均产量居陕西之首。杨凌示范区成立7年多来,依托区内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紧紧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资本与知识的对接、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搭建稳固的支撑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牧、良种繁育、生物制药、环保农资、绿色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已经
27、落户杨凌。外商投资企业从1999年的3家,发展到目前的18家。区内有21家企业取得了外贸自营进出口权。咸阳应当立足这些基础,发挥优势,以新型方便食品、乳制品、果汁饮料为重点,发展食品工业,建成陕西食品工业基地;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深、精加工基地。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把杨凌建成第一个国家级绿色产业基地。4.3、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问题的对策(五)、综述5.1、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综述5.2、汉中汉中中心与南郑县经济一体化的前景展望总之,推进西咸一体化是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
28、内容。西安、咸阳两市要有清醒地认识,抛弃两市联合合作的观念,建立两市融合共赢得发展新理念,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一体化,提高两市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推动两市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 五、结论1、国内外区域性产业集聚的生成的发展模式各具区域特色,有些是历史沿袭下来的,有些是大企业带动的,有些是自发产生的,有些是政府主导型的等等,集聚化不但可以克服中小企业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方面的劣势,而且通过网络化组织可以获得灵活性及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映能力,从而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要让集聚企业具有竞争力,各地方政府及企业要根据本地的基本情况,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区域性的比较优势,发展适合当地资源或条件
29、的产业集聚群。产业集聚虽然各有特色,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如创新性,机构稠密性以及独特的集群文化等,在发展地方产业集聚时,要注意培养本地的聚群文化和企业的根植性以及为企业的穿心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2、产业集聚竞争力的内海主要体现在其组织的优势上,以基础资源为基础,以集群自组织,自适应为特征,表现为对资源环境的有效利用上和对不利条件的规避能力上。3 、企业作为产业集聚的行为主体,要做好自身的定位,要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劣,找准机会,做好与其他企业的分工写作。特别要注重人才的培育和引入,力争获得自主创新的能力。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六、研究展望由于本人理论功底的限制和时间精力的有限,部分
30、内容有待深入探讨。1、如何构建产业集聚的长期竞争优势和促进产业集聚的升级,纵观国内外经济发展,发现随着重大技术革新的出现或需求状况的改变,许多产业逐渐衰退或消亡,同时又有许多产业逐渐出现或兴起。相应的许多产业集聚区也逐渐没落。同时又有许多产业集聚区逐渐兴起,因此,如何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和升级,构建和保持产业集聚的长期竞争优势,对维持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以后需要研究的问题。2、对四川产业集聚竞争力的指标建立研究。参考文献1 王健,鲍静,刘小康,王佃利.复合行政的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中国行政管理. 2004,3.2董姝娜,武向平.区域经济一体
31、化进程中政府间合作模式研究J.经济纵横. 2013,7.3吴永忱.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政府的自觉方略J.学术交流.2013,7.4汪占熬,陈小倩.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动态J.经济纵横. 2012,10.5郑继承.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3,3.6尚海洋.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结构配置与优化以兰白经济圈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3,11.7尹常亮,王学定,宋华龙.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目标估算J.开发研究. 2012,4.8王建平.整体性治理、利益协调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J.现代经济探讨. 2011,12
32、.9张鸿.关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考J.探索. 2008,3.10张凤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选择J.经济纵横.2013,12.11张璐.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增长收敛的机制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唐宜红,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伙伴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本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亚太经济.2007,2.13王卓.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效应研究述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4王德忠,吴琳,吴晓曦.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2.15Hallwood, C. Paul and Ronald
33、 MacDonald,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J.2000. 3.16美Paul R. Krugman ,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J. 2001,8.17Madura, J,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J. 2003,7.致 谢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魏不宜博士,无论是在论文的选题、构思和资料的收集方面,还是在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成文定稿方面,我都得到了孙老师悉心细致的教诲和无私的帮助,特别是她广博的学识、深厚的学术素养、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予我启发,使我在完成本论文的同时,专业理论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感谢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在整个论文写作的过程中给我很多意见、帮助和鼓励。感谢我的父母,正因为他们在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耐心的教导,才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论文。感谢我的班主任唐斌老师,杨琳琳老师,在我大学期间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各个任课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培育。最后,感谢我的同窗好友:余小龙,兰强,龚云涌,师良勇,吴国龙等在一起愉快的学习和生活。在此我向所有关心、帮助我的各位老师、同学、朋友以及我的亲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学生: 年 月 日9